iDESIGN简报第15期

iDESIGN简报第15期

封面:
设计有多大

如果你打开 IDEO 或者 frog design 的网站,或者在其他媒体上看到它们或者关于它们的文章,会发现他们看上去已经不再是在说“设计”了。IDEO 在大力推广他们的“Design Thinking”,打开 frog design 的 design mind,他们的文章都是在谈论大问题,比如美国的Health Care 。从中选出一些关键词的话,也是诸如 Innovation,Change,Experience,Culture,Society ,Business 等,著名的设计Blog- Design Observer 改版了,内容扩大了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一个“Change”频道,介绍评论讨论那些“改变世界”的设计和东西。自从奥巴马说出了“Change”,似乎所有人都在说”Change”。

实际上在设计领域谈论如“创新”“社会”“文化”等词语并不是新鲜,或者说一直伴随着设计,国内的大中小设计公司也都在说,虽然有时只觉得这些词语是来作装饰的,国外的设计公司有的看上去也是这样。但是现在的感觉是真的发生了改变,这些个关键词成为了中心成为了内容,而不是装饰或者旁敲侧击。

设计真的变了吗,或者说设计变大了吗?IDEO 的 CEO Tim Brown 在 TED Global 2009 上的演讲谈的是“Why design is big again”(这个视频也在 IDEO 的首页),鼓励人们使用”design thinking”以及“think big”。“设计又变大了”是怎样的情况呢?Tim Brown 首先从他的最早的两个设计说起,一个是25年前左右的木工机械,你可以从视频中看到非常标准的三视图设计图稿,然后不久那家公司倒闭,第二个设计是一个传真机,8月后这个产品就差不多成古董了,从这些例子中体会到“也许设计并不是很重要的”,并说到在20世纪的后阶段,设计开始变小了,我们今天谈论是设计,尤其是在大众媒体中,看到的是那些我们从现在的杂志中可以看到的那些设计(时尚有趣的,或许能激起购买欲望,但并不是很重要的),那么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设计,而在“物品”上关注更少一点,将“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方法的话,我们会发现“设计曾经很大”,Tim Brown 接着介绍了早于职业设计诞生100年前的 Isambard Brunel,创建了英国大西部铁路等好多创造性的设计。而随着工业化加深,分工细致,设计更聚焦在更小更专的领地。而现在设计重新变大起来了,从“设计”转向“设计思维”去解决问题,诸如全球变暖、教育、医疗保健等等。而“design thinking”有一些基本的要点,一个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并不只是好的人机,而关注到文化、背景等,在我们有想法之前,Tim Brown 举了一个他们在印度的项目。原型(Prototype)加快创新流程,加快想法的介入,想着去创建,创建着来想。从消费到参与,“design thinking”探索人们的参与,从消极的关系走向积极的关系。“设计”太重要了,不应该只是留给设计师,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什么要“design thinking”,“design thinking”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传统聚焦式的“作出选择”,到分散式的“创造选择”。最后他说到“design thinking”能够为我们带来变化,创造新的想法,我们需要拓宽我们的视角,而第一步就是“开始问问题”。

除了 TED,Tim Brown 还出了本书,新上市的 《Change By Design》,这本书背后也写着这不是设计师写给设计师的书,而是写给那些想将“设计思维”带入组织每一层面的有创新力的领头人。“design thinking” 就像之前的一个词“Innovation”一样,在各大媒体中出现,比如《商业周刊》就有一个 Design Thinking 专题栏目。而“design thinking” 和 “Innovation” 不一样的地方是,“design thinking”让人感到更切实,因为 “Innovation” 更像一种倡导,而一些思考或者方法往往会被一些喧嚣给淹没,而 “design thinking” 既是一种新的创新思维总结,同时它有它的方法和手段,而且这些方法背后有着 IDEO 多年在设计创新和方法的积累,比如快速原型,比如体验性设计,比如多学科的结合,我们也清楚在提出这个 “design thinking” 之前,IDEO 所作的设计也不是限于单纯的某一个产品的设计(或者简单说外观设计),而现在总结出 “design thinking”,并将它推广的更大的领域,商业、社会,而不只是限于设计业之中。

或许很多设计师天生对这些“不用手接触”的东西有些抵触,Tim Brown 在 TED 视频中讲到设计变小了的时候,也说到这不是轻视并说自己也是这些设计师中的一员,而在国内这个现象尤其明显,比如动口的不动手,动手的不动口,动口和动手脱节各行其是,确切说是出现偏差,动口的不是理念的探索、经验的总结、想法的推广……而是忽悠,有的并不是诚心忽悠,但由于没有切实的根底没有耐心的探索,让自己“谈论”看上去就像忽悠,习以久之,就成了套路,“不就是那一套”。而动手的,比如设计师只专注于产品,对产品的周围无甚关心,讨厌那些说的一套。其实这个“说”“动口”并不是“吹牛和胡扯”,只不过在我们这里被异化了,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及教育也有点关系。对设计师来说,需要的不是高深理论,而是一本手册,其实“design thinking”也像是一本手册,就像 IDEO 推出的那些帮助创新的工具,“Method Cards”Human-Centered Design Toolkit 之类。

此前《商业周刊》在推广“Innovation”这个词语的时候,面向的基本是诸如企业CEO等管理人员,“design thinking”在这一点上类似,但并不限于此,它适合各领域各层次的人员,或许像《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类书籍一样。相比“Innovation”这个词语,我觉得对于设计师来说,“design thinking” 更值得关注。“design thinking”是设计思维和方法上的一个总结,除了 IDEO 那些有案例基础的成功的经验、处理方法,还包括整个行业自身在这么多年的积累,无论是像 IDEO 这样的设计公司,或者企业内的设计部门,还是自由职业的设计师,表现上看这些不同形态的职业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能够被积累的就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连接起它们的不是设计本身(像科学学科一样),而是外界,设计所要面对的消费者、商业和社会。相比 “design thinking” 像一本手册一样的用户指导作用之外,它带给我们更大价值的是启发和激励,即面对“Change”去作探索,我们仍然在手绘模型制作,但是设计所处的环境在变化,这使得设计也发生变化。就像“design thinking”一样,设计应用的范围在发生着变化,或许几年前我们说起设计,通常都会指消费类产品,而现在有更多的领域需要设计思维和设计,比如说政治(奥巴马),第三世界国家等等。有些领域也许并不需要海报、画册、网站、物理产品等的设计,不需要设计师去草绘、建模、手板、模具这些步骤,但是它需要的是“设计”,当然或许并不需要设计师,但是需要设计思维。而设计天生是发现新的机会创造新的价值,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变得更综合或者错综复杂的时候,设计的洞察力就更有发挥作用之处,比如 IDEO 的“保存零头”项目。(很多女性消费者都有存钱的下意识举动,比如说,她们在购物时会付整钱,回家后把找零放在存钱罐里。虽然人们从未谈及自己有存钱的需求,但他们的行为启发了我们的灵感,让我们设计出“保存零头”的银行服务,即如果用银行的贷记卡消费,消费金额会被调高到最接近的整美元,而多付的零钱则自动转入顾客的储蓄帐户,银行会累加存款并加上利息。——介绍见这)或许有的领域并不是作为设计师能够直接参与的,或者说想参与但参与不进,但是我们所有参与的设计领地在拓广,也许那一领域并不是生产生流水线上下来的物理的产品。

或许有人会觉得“设计”越界了,但实际上这些设计探索的新领域本来也不属于其他行业,比如说商业咨询公司,就像 IDEO 的“保存零头”项目,不存在领域分工的区别,麦肯锡可以做,银行的老板可以做,银行的员工也可以提出这样的创意,而作为设计,还有一些其他领域少有的经验,比如设计本来就是多领域跨学科的,设计本来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本来就有一套创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可以让创意马上有物理呈现,无论是模型样机还是图形化概念描述等。或许一个设计师觉得“啊,要Change”,然后丢下身边一切,去渗透到各领域和角落去探索,这样看上去是有一点“不本分”,而实际上是,这些新的领域,潜在的可扩大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设计一个产品,并不是这个产品就是图纸上各种线条、机床刀具运动轨迹、模具型腔来定义的,一个产品需要进入市场和生活,那么这个产品就有无限的外延。所以“设计变大了”或者“越界”是外界促使我们视角发生了变化,也许以前你会把“创新”“体验”等这些词语放在两旁的东西,而现在它们就在前方。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不适合于中国,我们的工业还很停留于加工,商业还非常初级,政府的网站看上去像上世纪的个人网站,人们在追求物质的拥有……但,有“现状的不满”正好说明是时机的存在,比如我们有广大的低收入消费者,有众多细化加工资源,人们如此渴望“现代性”30年也未找寻到……众多的国外设计师都向中国跑也是一个佐证。另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我们一方面有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落后的一面,另外一面我们也是全球化中重要的一员,即是说我们是一个不发达和发达的揉合物,这就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比如互联网对于资源的解放,个体生产力有了发挥的场所(也就有了山寨)。

也有人或许会怎么认为,中国连像样的设计都没有,就不要去弄这么玄乎的东西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好好画图?画图我们都世界前列了,好好创新?创新不就是向未知领域潜在机会探索。中国设计发展缓慢或许并不是设计师不本分,而是太本分,一个埋头画图并嘲笑那些只会动口忽悠的家伙,而另外一个夸夸谈创新并轻视手下一帮没有创造力的画图工。国际有什么新的东西,我们总是能跟上,但是多是不当真(或许因为我们民族性格中的“聪明”),尤其是像“创新”之类的词语,”design thinking”能否为我们带来一些”Change”?

“大设计”、“超设计”这些词语我们多年前己经出现,和我们现在面对的说着“design is big again”的”design thinking”有什么区别呢?

《iDESIGN 15》


American taste

美国品味

我们连中国审美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可以讨论起美国品味呢?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就像我们没有总统可以谈论,但是我们可以八卦美国总统。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品味同样也受到美国品味的影响,并且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的比较来明确发现我们的所追求的。

37signals 的 Signal vs. Noise 发布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不少讨论,即说美国人的品味很差吗?(Do Americans have bad taste?),我们可以大家的讨论中看看大家是如何看美国人的品味的,以及美国人是如何审视自己的。

美国品味或者美国美学很鲜明,从汽车、室内、产品到电影、电视、音乐都很明显,如果用简单的一个词来概括,我觉得是“Bold”,这个词语并不是说都是老大粗,其中还有大胆坦率,或许这也是“没有太多历史积淀”的表现。没有比美国人更坦率的了,可以看看 Do Americans have bad taste? 留言中的美国人,似乎没看到一个不承认“美国人品味差”的这句话的,要是放在中国互联网上,热闹就可预见。


courier microsoft

微软 Courier

Tablet 是现在人们谈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我们我曾有有过一篇较详细的讨论—— iPad? iTablet? 讨论一下传说中的 Apple 平板设备,预期说人们喜欢 Tablet,不如说是人们更期待 Apple 的一下个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因为自从这股热潮刮起之后,很多厂商都积极介入了,但是似乎人们并不在乎,也很少有人会从产品的角度去预想,只是热切期待。

微软的 Courier 据说是一个接近研发尾声的产品,虽然从现在透露出的资料来看,还是停留于概念阶段。Courier 是一个双屏的触摸式的平板电脑,在视频中看到的更多主要是UI上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因为有些细节做的非常出彩,比如结合纸质笔记本的使用习惯。关于 Courier 的介绍可以见 Gizmodo (1)(2

但你觉得 Courier 会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吗?或者说 Tablet 要走向大众应该从什么地方的创新介入呢?

我们把这些问题丢在一边,讨论一下“创新的诱惑和预想目标消费群之间的平衡”,因为这是问题是设计中经常可以碰到的,比如原本是预想的是人人都喜欢,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其中或许就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陶醉于创新的设计而无法自拔。

我们在设计过程之中,无论你是使用怎样的方法,对于未来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必须要做出预想,而这个预想时刻制约你的设计,同时反过来也一样,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要素会对这个预想作出调整,这里面有客观的,比如新的发现或新的阶段性突破,也包含主观的,毕竟预想本来就是非常依赖于主管的即使你有一大堆材料和数据做垫子,而这些主观中,就有创新的诱惑导致的自我封闭。

比如突然设计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出彩的一笔,精彩到让你大叫起来,无论你是怎样理性的一个人,都止不住较好,而此时最危险的就是,这一笔出彩甚至成为了主角,压倒一切,潜意识中你就对预想作出了调整,而最后,当设计的结果去真正面对消费者的时候,会发现与自己的预想相差是多么大,也许消费者也认可这出彩的一笔,甚至为你叫唤,但最终必定是理性战胜,也就会出现“较好不叫座”的设计。

通常设计师(或者创作者)不可避免带有自负的情绪,而像 Courier 这样在项目完成之前就见媒体,尤其现在的 blog 媒体,人们都会为创新欢呼,都不假思索的会承诺到时候一定会买,反正这样的承诺又不需要付出什么,那么不可避免地会从大路走向一条小道,比如人们称赞这个UI,就会导致最后以UI去塑造整个产品。

创新和出彩的设计非常具有诱惑力,而一个产品往往需要理性的坚定,砍掉维纳斯的双臂。


Information Architects redesign newspaper

Information Architects 对报纸的再设计

Links in Print: The Story of a Beautiful Failure.(印刷中的链接:一次美好的失败)瑞士报纸 Tages-Anzeiger 在今年1月份邀请了5家公司参与重新设计他们的报纸,其中日本的 Information Architects 是其中唯一一家的UX公司(互联网产品设计公司),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这一个案例,从结果看上去和网页效果很像,而且关键字都像网页中的链接一样被标蓝了。

Information Architects 使用现代的用户体验设计将其应用到纸质上,丢掉一切报纸设计的规矩,只围绕着一个主题“对用户有用”,对文字作优化,字体的选择和大小的安排,同时将关键词标蓝,让人一眼可以瞥清主题,版式更加简单从左上到右下,大图。

Information Architects 还提供了他们提案文件的下载,总结了他们的经验。详细见 Information Architects 的介绍。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就像我喜欢阅读 wordpress 的Blog,喜欢阅读带合适链接的网络文章,不喜欢在 Google Reader 中看到从 Word 中复制粘贴出来的样式(不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我都会一笔掠过)。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Blog: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是介绍中国那些大工程的一个博客,非常值得一看。通常我们说到中国制造,都是非常惭愧,并且惭愧地认为中国的制造工业中的所有研发人员工程师老师傅工人都和自己一样只会一边惭愧而一边无所作为,我们是应该承认自己的不足,但是更应该去了解中国制造。我觉得像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也非常适合给自己的孩子看,无论孩子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


Graphic Design Theory

设计理论

AIGA 上的一篇文章 Graphic Design Theory?,说到平面设计经常将建筑视作典范,希望在设计中注入和建筑一样丰厚的理论知识以及一样宽广的传奇的评论,但是平面设计师不是建筑师……文章探讨了平面设计的理论以及它能帮我们理清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互联网、技术等。我想工业设计也需要思考这个理论问题,因为很多写这个理论的都是过多倾向于建筑(因为工业设计成长环境比如包豪斯),我似乎还未见到很好的结合”现代工业“的相关书籍。我觉得在中国工业设计中,理论这个问题一直并未上轨道,就是说搞理论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基本都是照本宣科,或者抄书背书自得其乐很少会有调查研究,而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的抵触这种理论到抵触一切理论甚至抵触一切思维活动,有的东冲西撞朝三暮四陷入迷茫。对设计师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专心关注理论,但是需要有一些提供 vision 的框架参考,或许这也可以称作是理论(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这不算理论),比如将工业化的发展和这20年工业设计发展结合,从小的视角,比如机床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进行并置之类,我觉得国外有一些技术手册都做得非常不错,比如介绍 vray 的会在第一张按年表列出相关的计算机发展史,对于倾向于实践的设计师来说,这些小理论会有更直接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