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刻到塑造

先从学生作品说起,我很喜欢看一些学生设计作品,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天然或者粗砺。

国内的学生作品也可以从网上看到一些,也有一些学生向我们投稿,我们非常欢迎但同时无奈的是我们的选材范围很小,所以有的设计作品很不错,由于和我们的覆盖范围不重叠,所以不能发表在这个Blog上,我们建议如果没发布可以自己发到我们的论坛上,那里是没有题材和范围的限制,也不需要什么审核。欢迎大家继续向我们投稿,也鼓励大家向其它网站投稿,如果你乐意。

从我非常有限的阅读来看,现在国内的学生作品比以前更丰富、更多元以及更具时代性(比如跟随国际潮流)。但从总的来说,还是很少可以让人激动的,或者说都在一个大潮流中翻滚,上面说到的“天然”和“粗砺”很少见,虽然提到了更多元更丰富,但这种多元和丰富是得意于外因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同样化更泛滥。因为同样化的条件更好,比如更快的资讯更易于掌握的技术,而且乐于追寻这些潮流,以至于留给自己“闭门造车”的时间更少,也就是和我们的生活面临一样的问题——“快”。以至于各人的设计类似的非常明显,比如一些数字消费品的概念设计,生活用品的设计,看上去都是一个样的,这并不是说在相互模仿和抄袭,最主要的是被潮流给吞没了。所以,“天然”和“粗砺”就很难发现了,现在都没有机会看到一些傻傻的设计表现楞楞的设计结果了。

学生如此,职业设计师以及职业设计也是如此,也许就是设计面向市场化的一个负面作用,设计的同化现象非常严重也非常迅速,也就是我们不时提到的“我”这个主题。

我们可以将上述这些现象用“雕刻”以及“塑造”来类比。

“雕刻”,是指事先给定了一块原材料,它们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或者说相对固定的形态,而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形态上来雕琢,比如凿个空,锉个圆角,磨个曲面之类,原先的固定以及相对固定的形态就会给最后的成品带来很大的影响,有时是逃避不了的影子。我们这里是拿来比拟,而不是论证,所以如果你不认同,那么权且先这么认为。甚至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来描述这里所说的“雕刻”,这里的“雕刻”可以这样来定义,从一个模具从塑出一个雏型,我们所作的工作就是在这个雏型上锉锉磨磨,上个色,弄个光亮,然后摆出来欣赏。

那么另一个用来比拟的“塑造”呢?我们可以这样解说,就给你一滩烂泥(当然也可以是很高档的塑造原料),你怎么着就怎么造。

用“雕刻”以及“塑造”来比拟设计,前者就是上面说到的那些淹没了“我”同化现象严重的设计,因为无论怎么着还是逃脱不了模具那个型,而这个模具是什么,是环境的因素更是自我认识、防御能力缺失,无法逃离大潮的吸引。即使说“雕刻”和“塑造”最后的作品结果是相同的,但是过程特别对于自我是完全两回事,而在设计中,这种过程会作为一种附加值覆盖到作品之中。

用例子来说明“雕刻”很容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设计作品中简单的借鉴或者说抄袭,比如某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设计外型出现,甚至是外形一个细节,接下面漫天都是,更有趣的是用这个外型和细节来作出无数的东西,比如你做个花瓶,我做个播放器,他还可能把它整到汽车上。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表面的例子,更多的是有时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因为“我”已经被忽略在一旁了。

而“塑造”是没有基础的,只有原材料,这个原材料在我们比拟的设计中包括各种客观的限制条件,因为只有自由就不叫设计。通过你的双手把那滩烂泥最终塑造成一个成品。

希望这个比喻没有把你绕糊涂。

从雕刻到塑造,并不是怂恿真正的闭门造车,只是强调对“我”的认识和表达,特别是在设计过程中,那是消化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表达和再认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