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SIGN简报第17期
封面:
拯救还是改变/SAVE or CHANGE
CHANGE 这个词现在似乎成了奥巴马和美国人民的专用名词,很多人都觉得奥巴马到目前也多是嘴上说说,但是“CHANGE”说上一百遍,真的会带来一些改变,就像设计中的训练和积累,是需要没有明确目的和眼前利益的不断重复。
靠嘴上说说“CHANGE”就能带来改变,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处在不断改变之中,能源危机、环境问题、产业变革……电动汽车的兴起我们无法预知接下来的时代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环保观念和消费主义的冲突带给我们无数的探索领地,小轻快的生产力突显又让我们燃起激情……
或许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会疑虑一直伴随,我老是看这些网络上的信息、文章、图片,到底有多少收获,或者说我不再看书看报看杂志,或者不再看新浪网易腾讯而转向 Google 阅读器、Twitter 之类,是在朝好的方向改变呢还有朝不好的方向改变呢?但是我们总是朝着诱惑一方前进,只把遗憾和眷恋留给了原先高洁的一方,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一丝愧疚而断网限网戒网而全心转向图书馆。可心里还是希望自己多看些书,多数人并不想承认自己不想看书,事实上很多人也想别人少上网多看些书。
这些人除了父母、老师、朋友,还有那些期望 Apple 下一个革命性的 Tablet 可以为出版业带来新生的人们,让人们重新拾起阅读。已经有 Kindle 在打头阵,有着 E-ink 电子墨水的显示可以到达纸质的阅读感受,便携的体型内可以藏着看不尽的书籍……我们也可以在微软的 Courier 上看到模拟书籍翻页的效果,类似书籍的双屏显示……电子书阅读器已经有很多诸如 Sony 等,Tablet 就更多,但是很多人更希望 Apple Tablet 带来变革,通过 iTunes 的渠道,和出版商的合作潜力,Apple OS 的交互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等,以及那些自己想不到但是 Apple 会实现的魔力,而以后的场景是公共场合中很多人捧着这个 Tablet 在阅读世界名著或者畅销书。
但是曾经被他们认为会带来一样革命的 Apple TV 呢?
我们不是质疑这些分析或者预测,而感兴趣的这些文章中用到的词:“Save”和”Change”,“拯救”和“改变”。我觉得那种希望通过电子书阅读器来重新阅读从纸上文字转向电子格式的文本,可以称之为“Save”,人们看书越来越少并且带有自责遗憾的心理,因为看书是件高尚的事,无论是对于喜欢看书还是不喜欢看书的人来说,人们会因为一个新产品的出现而拯救起“阅读”吗?我现在的想法还和以前(《阅读新时代》)一样,人们仍然喜欢阅读,而且阅读的比以前更多甚至不是一般的多,只是不阅读书籍杂志报纸罢了,“阅读”本身发生了改变了,我们有必要去拯救吗?不再阅读书籍是否带来了堕落?但不管怎样时代总是迸流向前,留给“Save”“拯救”的只是乡愁。
“Save”和“Change”这两个词的区别更多的不是在不同文章标题表现出的不同视角,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些潜移默化的层面上,即在我们未必意识到是“Save”还是“Change”的时候,有时候看上去是在做“Change”的事,而局面往往受限于未曾意识到的“Save”一面。比如.exe的flash支撑的电子杂志也可以看成是一种 Save,包括“电子杂志”这一个词语,这一点类似在《轮廓》一文中题提到的关于“类别”的诱惑。那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Save”就是表现在迟疑和眷恋上,尤其是陷入细节或者被创新的前景被冲昏头脑的时候,这样一个细节做着做着成了这个设计的主体,或者迷失在各条分叉的小路上,因为一个不符合实情的精彩的创意也是很难被舍弃的,这一种眷恋就是一种“Save”。
既然奥巴马不断说着“Change,Change”可以拿下诺贝尔和平奖,或许平时多斟酌一下“Save”和“Change”也能带来好的运气。:-)
《iDESIGN 17》
Dyson Air Multiplier 无扇叶风扇
James Dyson 的多飓风真空吸尘器在1983年推出,现在占据英国46%的市场以及美国的32%,Dyson 个人也因此上了英国富豪榜前100名,以11亿英镑的身价(2008),他是工业设计师其中的一个典型,成为很多设计师的榜样。依赖单一的产品,并不断创新改进,并且甩开竞争对手独步武林。Dyson 真空吸尘器,最初以旋风分离的技术创新应用开始,推出了没有滤袋并无风力递减的吸尘器,经过一番坎坷到最后只有自己成立公司推出这个产品。现在 Dyson 真空吸尘器,这个我们从教科书到现实市场中都可以看到的产品,已经成系列化多个产品,并且在技术应用上不断创新,从双飓风到三飓风,电机的改进,吸尘头的机械结构改进,球形轮子应用等等,在现在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种未来主义的科技感。
Dyson 除了最主要的吸尘器产品外,还有其他一些,但都是和空气动力打交道。一个2000年推出但未再上市的洗衣机 ContraRotator,而后是 Dyson Airblade 干手机,无需加热空气而代之为高速气流冲刷的干手机。
而现在 James Dyson 推出了一个新产品,Dyson Air Multiplier (空气扩增)电风扇,和以前的几个产品一样都是在空气动力学技术上做文章,和以前的几个产品一样都有这些产品本来应该有却没有的东西,比如没有吸尘袋的吸尘器,没有加热空气的干手机,而 Dyson Air Multiplier 是没有扇叶的电风扇。
没有扇叶的电风扇我想这个冲击感比前两个产品更大,因为电风扇似乎本来就需要扇叶,否则怎么形成加速的气流?但是 Dyson Air Multiplier 确实没有扇叶,只有一个中空圆环,你可以将手伸过去。和 Dyson 其他产品一样,Dyson 自己并没有发现或发明革命性的技术,而是在技术应用上创新,这一点我想也是传统工业设计的一个特征,因为工业设计师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他了解一些技术,同时最主要的是了解消费者、市场、需求和技术应用一些领域。Dyson Air Multiplier 的技术甚至在一些相关产品上都有相应的应用,但是这个没有扇叶的风扇很好的将其包装,从而成为一个创新的产品。
有一个比较巧的是 Dyson Airblade 干手机推出后,就发现其实日本的 Mitsubishi 在10年前就生产类似的产品了,而这个 Dyson Air Multiplier 无扇叶风扇推出后,《每日电讯报 》有一篇文章说类似的发明无扇叶风扇日本公司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在30年前就注册专利了。知识产权局的文件显示 Dyson 在去年重新提交了这个设计的专利申请(世界范围内),因为最初的设计被认为和注册的日本公司的设计太类似了而被知识产权局退回,专利的有效期是20年,但是即使过期后,相同的专利也不能被不同的发明人提交,除非作出过改进。Dyson 新提交的专利申请虽然未通过,但是他作出了一些改进,将主要的特点放在圆环的表面上,Dyson 专利部分的负责人也说他们花了很多年来开发这个圆环表面,而日本公司的那个专利是没有这一项特征的,Dyson 公司的设计总监 Peter Gammack 也回应质疑,在《每日电讯报 》发布了一篇 Dyson fan: why it is a ‘novel invention’ 的文章,指出了 Dyson Air Multiplier 的独特之处,
Dyson Air Multiplier 的原理视频演示可以见上,它使用了从空气动力学中的 Coanda 效应衍生出的气流增强现象,使用了Coanda 效应正是 Dyson Air Multiplier 区别于日本公司专利的不同之处,Shibaura Electric 申请专利的设计没有使用 Coanda 效应而是通过马达将底部吸入的空气通过圆环放出,而这些压缩空气释放并不适合桌面风扇使用。
Coanda 效应(康达效应)是指流体会被附壁吸附的现象,罗马尼亚空气动力学开拓者 Henri Coandă 在研究飞机的时候发现的,在飞机中会利用这种流体附壁吸附作用来增加提升力,将引擎放出的气流引导到机翼上。而在飞碟设计上这个效应使用就更明显,可以先看一下这个视频(观看的方法也就是上 iDESIGN 的方法),在飞碟飞行器上的使用简单说就是靠四周的喷气口来控制飞碟表面的气流(因为流体会被附壁吸附)来形成垂直起降或者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而 Dyson Air Multiplier 类似,圆柱体中有电机旋转,从底部的孔洞中吸入空气,加速并推进到上部,上部圆环状的另外一端有一圈狭窄的出气口,气流就从这高速射出,气流射出后经过的圆环壁是经过精确设计的16度翼面,在前方形成低压区,这样就会将后补(周围)的气流吸附进来,当空气在圆环前部吹出的时候,由于粘性切应力(viscous shearing)更多的空气被吸附进来,也就形成了放大现象,如 Dyson Air Multiplier 的介绍,可以放大15倍,而 Dyson Air Multiplier 吹出的是连续均匀的风,普通电扇则是间断的振荡的风。
Dyson Air Multiplier 售价不像一般的风扇,它需要300美元,以及有三个规格供选择。设计上科技感没有像 Dyson 的吸尘器那样强。
iPhone App 上设计的几大潮流
如果你想一篇文章在互联网上流传转载,最简单的就是清单类的文章(list),比如最有趣的几大,最经典的几大,史上最牛的几大,即使列举的这些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或者说很多在文章甚至违反列举的规矩比如重复重属,但是只要你写的超过10条,而且在前3条说的基本有理,那么这篇文章一定会被推荐,在各种网站的推荐按钮上。所以从一些聚合类网站中,尤其是web2.0的聚合类网站中,比如Digg,tweetmeme等上看到的都是这些文章,尤其是设计类的,因为这些网站中设计基本等同于互联网产品设计诸如UI,UX之类。关于这些清单类文章,Paul Graham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The List of N Things》(Hacker News 上的讨论),解读这些文章为什么流行。
我不太喜欢读这些文章,因为这一类的实在太多了,但是专注于写这些文章的两个网站 Smashing Magazine 和 Webdesigner Depot
的文章偶尔会看,这些文章非常受欢迎,有的主题不错,比如 Smashing Magazine 曾经有一篇《30个印象深刻的电影片头》我们这里也引用介绍过,更主要的是他们列举的非常详细,我想吸引的未必就是列举本身的意义(比如是否详尽,每一条是否独立,是否将主题说明完备)而是文章的详细。
iPhone App Design Trends 是 Smashing Magazine 最近的一篇文章,列举了 iPhone App 设计上的一些潮流,分为了几大趋势。现在 Apple OS 环境和自身的设计基因为 App 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所以一些糟糕的 App 设计还是很难碰到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平台在设计上的重要作用。所以当看到中国联通为 iPhone 设计的定制页面的时候,足够让人感到惊愕,iPhone 上又如何好的素材都弃之不用,对比一下这篇文章列举的那些 App,即使最简单的设计比如在深色背景上的文字作出雕刻效果(如PS的logo,其实就需要到加上白色一层黑色一层),联通都不会使用,而去搞出那个音乐播放器唱片图片背后那一道让人感觉十分难受的门楣,曲线一拉,渐变一加就搞定。
comfortable relations 明椅
来自 Rabih Hage 的一个Revisit 设计,类似的手法比较常见,比如第二届“为坐而设计”大赛上的钉子椅等,但是仍然表达的很有意思,尤其有明椅这个载体。详细见 designboom 的介绍。
《中国的污染》
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纪实基金在美国纽约美国亚洲协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来自中国的卢广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图片可以见豆瓣。
从正视、反思、挖掘、思考、交流开始,我想之中之后都能为“我能做什么”带来一些发现——见 iDESIGN 。
伦敦2012奥运会图标
2012 伦敦奥运会图标揭晓,设计来自 SomeOne,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图标是一直被视为经典(还有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每届基本会找到72年慕尼黑设计的影响,Otl Aicher 为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做的系列视觉设计可以见这,比如奥运会图标在火柴盒上的应用。
2012 伦敦奥运会图标有两套,一套是相对传统有着高识别性的剪影版,另外一套是动态版,动态版启发自伦敦地铁系统视觉设计,它有着很高的装饰性,可应用于海报以及横幅之上,关于这个伦敦2012奥运会图标设计详细以及讨论可以见 Creative Review。
David Chipperfield 翻修设计的柏林 Neues 博物馆开馆
David Chipperfield 参与修建的柏林 Neues 博物馆10月17号开放,这也是毁于二战战火的 Neues 博物馆在70年后首次向公众开放,修复工程耗资4900万英镑,是欧洲最大的一项修复工程,Chipperfield 也是在12年前(1997)接下这个项目,03年开始施工(中间有资金等等各种问题),Neues 博物馆珍贵的埃及藏品,史前史初文明,包括著名的神秘女王娜芙提提 Nefertiti 的半身像。Chipperfield 保留了大量建筑残垣断壁的形象。图片可以见 designboom 以及 dezeen。
我想参观者除了陶醉于那些丰富的藏品外,建筑本身也会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促发,无论是流露的还是潜在的或者无意识的,我们很容易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情形,比如一位背着双肩包身体有些发福的中年或老年妇人驻足于这些旧柱子之前。那么民族团结柱是否也是这样呢?看上去民族团结柱不是为个人的,而是为整个集体的,或者说是为某些假想或者假装中的集体的。或许民族团结柱有些特别,但是我们也可以看看其他建筑,比如博物馆,甚至就是针对于普通人建筑,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私有建筑,“个人”就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位老太太是不存在的,公共建筑都是建给假想中的集体,私有建筑是建给假象中的个人,而没有是所谓“以人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人”在我们的建筑中是不存在的,在产品设计中也有这样的情形,虽然产品比建筑更直接是针对于人的需求通常是功能上的需求,但也是如此。
传统与现代讨论(2009.10.13),以及“现代性”
传统与现代相关的话题总是讨论不尽,或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这也是上周在 iDESIGN 讨论最多的帖子。
话题起始于 jiang-design 引用朱锷一篇关于《原研哉谈设计》的博客文章的一段话:
“当一个设计师真正审视植根于自己文化的本质的东西时,才能爆发出最大的能量”,原研哉说。 日本传统文化中独有的那种闲寂之美,的确在原研哉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对他而言,“延续传统”不是翻出老东西,而是理解潜藏于传统中的审美情趣和深层思想本质,并和人们现在普遍存在的审美取向碰撞,从而创作出真正崭新的作品。这样发挥个人才能,原研哉称其为“大用”。与其对立的就是流于表层的设计,把传统当作原始材料,按照自己个人意愿加工重制的方法,他认为,“做得再好,充其量是小用。”
而我在《iDESIGN简报第12期》关于“现代”的讨论意犹未尽,以及自认为意识到的一些问题,所以强调:
在中国,如果不把研究探索“现代性”放在第一位,那么追求传统就是考古,而且这个“现代性”的重要性大到“是否研究传统可有可无”,如果读历史,不去理清近60年的历史,而去研读宋清元明,从致用来说没有任何“以史为鉴”的价值,但是,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把“现代性”的追求放在明显第一位。
以下是从那一篇讨论中选择而出的:
我说的“现代性”,就是中国当今最大的渴望—现代化,从各个层面。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或者周围人,对“传统”的渴求欲望到底有多深,我想多数人希望的“欧美”一样的生活,“西化”在现在已经和过去不同了,至少我们都不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了吧,所以说现在已经没有“西化”的概念,那就是“现代化”。 – Hi-iD
最简单的一个东西,就是 #普世价值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独立自由,并且与他人之间是民主公平。虽然是这样简单语句,那和设计有什么关系呢?和传统?关系大了,比如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礼”,每一件传统设计中都有,比如明式椅子,那么它如何进入现代生活呢,如果直接搬进来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样式,市场非常狭小的那些“中式家具”,为什么喜欢“中式”的这么少,人们希望“现代化”。 – Hi-iD
我这样说并不是我反对去探索传统文化和设计(虽然我很讨厌一些做法),而是强调对“现代性”追求的无比重要,即所谓的宗旨,尤其在现在,尤其是要去到传统文化中探索的设计师,需要把它放在第一位。 – Hi-iD
不是人文,是“时代精神”(Zeitgeist),人文仍然是我上面说的“大气层”,核心就是人们的追求,人们的“时代精神”。/// 并不一定说“明椅”,而很多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都是假象或者虚华积淀起来的,继承不继承都没什么。// 现在中国人眼前都有一个似可见但不可及的东西。 – Hi-iD
关于传统和现代,80年代有过大讨论,可以找一些书来看,我看过觉得是一个不错的能启发思考的就是,李泽厚的几本,以及刘晓波对李泽厚的大批判《选择的批判——与思想领袖李泽厚对话》(后者虽然主要是意气风发,但是能启发一些思考,下载地址) – Hi-iD
我说的“现代性”是指我们的现代性,我们处于全球化之中,当然包含有全球一体的部分,也就是为什么有“普世价值”这个词,我为什么用这个词,原因也在上面说了,因为30年我们并没达到“现代化”,尤其是精神层面,就像我们没有“现代主义”一样,虽然各种什么“后现代主义”这些都能刮到中国,但是中国就从来没有生张的东西,因为我们的现代化还是很初期,就好像我们的工厂如何多,汽车如何多,但是人们并没有走向现代化,你去问人们最想要什么,他的回答都是“现代的东西”,人们渴望“现代化”,但并非人人想住上好房子和开上好车子,而是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精神上的追求,个体得到尊重,个性特到解放等等。“现代性”是目的,“民族传统”都是后续的,没有人真的希望为保留传统而自己做出妥协的。但很多设计师在探索传统的时候就不会去考虑这个宗旨——“现代性”。至于我对于传统怎么看,或者关系,我不想说,呵呵,为了突出“现代性”的最重要的地位。原研哉这样说是日本已经经过“现代化”了,当然把他的话放在我们这里,也没有错,而且值得遵循的,不审视自己的文化难道还审视别人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对于还未“现代化”的我们。 – Hi-iD
……
为什么我只引用我自己的,因为希望更多的人来 iDESIGN (否则你只能看到一面之词),我欢迎继续参与这个话题讨论。其实上 iDESIGN 并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