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站长、美食家和傻×设计师

互联网开始被大众使用之初,使用的工具是以“Navigator”(领航者),“Explorer”(探险者)和“Safari”(远征)等来作为名称的,与现在互联网用户比较起来,那时人们的身体更为固定,就坐在电脑之前来“远征”和“探索”。现在如果去问一个人“你使用互联网来做什么”,会有隔时代的荒诞感,而如果对方回答说“去网上冲浪”就更加可笑了;如果问过去的用户“你使用互联网来做什么”这个问题,“获取信息”可能是一个答案,但更确切的答案是,他们的确是在远征和探索,通过一个个超链接走向更远,在探索未知的边界。

人们现在已经很少点击超链接了,超链接的外在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简单的颜色和样式的定制,到了彻底隐去外在识别性,成为一个可供点击的区域。我们也不再单为“获取信息”来连接互联网,而是互联网随时与我们连接,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更不会有任何的艰辛,信息都是蜂拥而至,人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筛子。实际上,是一道道的筛子,人们使用着微信或微博,使用着各种“量身定制”的 App,沉浸在时刻扑面而来的信息流之中,而且只停留于这一层,不会去追本溯源寻求出处,超链接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即使某些时候需要去主动寻求信息,当 Google、维基百科和其他更多的资源无法使用时,一个百度搜索已经足够了,即便这些服务都能使用,人们也对信息的原真性也失去辨析的意愿,而是依赖于众人之推荐。

当作为探索路线的超链接消隐之后,人们是开始安居乐业了吗?

在互联网的“探索”时代,人们不只是乐于对未知领地的探险,并且还乐于建造,建造自己的个人网站并且与外界相连,如同拓荒时代的圈地。有的人会制作自己简单的个人网页,介绍自己,并且通过超链接与朋友,与其他网站连接起来并相互访问,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会更详细的展示自己,围绕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兴趣和爱好超越了展示作用之后,就会当作一件更严肃和正式的事情来做,圈完地之后就开始建造房屋。对打字机感兴趣,就创建一个打字机线上博物馆,对计算器、收音机或者花草植物等感兴趣,就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将各种实物的资料整理成信息放到互联网之上,这些散落的个人网站通过超链接形成一部部百科全书。在信息整理后的相应研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相互之间有了交流和探讨,形成了连接更强的网络,有了社区和更大的平台。

超链接具有的可供追本溯源的性能,信息的原真性可以在追溯的过程中得到辨明。比如 Braun SK2 收音机,如果你原先认识不多,没有借助超链接和搜索的追本溯源性,你可能会想当然或者通过很多对出处无追求的信息源误导,认为它是 Dieter Rams 设计的,然后对其的了解和认识也将停留于这,不会去追查它的材料、结构以及背后故事等更详细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散落在网络之上,借助工具可以轻易找到。社交网络兴起之后,节点之间的通路被急剧扩大,这些通路成为了网络的主体,分发超越了制作,超级链接失去了它的地位,就像现代主义发展之处,商品的需求和设计都是由贸易商来决定,而生产厂商只为贸易商服务,与消费者无直接关联。超级链接同时也是内容在互联网上的最有效地址,它的消失,也说明这些内容的自身可回溯性丧失,同时也影响到它的可存档索引性,即这些内容的价值仅仅是一顿快餐,或过眼云烟。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超级链接不见了,或者是固定链接无意义了,Blogger 也消失了,个人站长消失了,个体制作者消失了……

:: – ::

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和平台,供我们交流和讨论各种东西,比如各种产品,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评测网站,各种横向纵向的对比,以及主观体验和客观数据测评,让我们在购买一个产品前就有足够多的了解,现在没有人购买产品前不会看一下他人介绍和评论。

有一类用户,他购买了一个产品,先不会带着知识分子的态度去评价它,而是实际地去使用它,发现它的优点,也发现它的缺点,从不会过早的去下定论,直到充分地使用了它,对这个产品有了清晰的了解后,他有了一些想法,他的想法依然不是对这个产品作出一番评论,即使同别人讨论之时,他的想法是那些发现的缺点,或者是基于他的实际使用,发现了可改进之处 。如果他有能力去改进它,做出一个更好的版本,他就成了一个 Tweaker

有一类用户,他购买了一个产品,会迫不及待的给出一些意见,无论这个意见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自己听的,他会带着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实际使用这个产品,会发现缺点也会发现优点,但是他总像一个知识分子一般,甚至对他来说这个产品供他品评的重要性强于它的功能,看它是否适合于他的那个生活博物馆之中,他乐于给出自己的评论意见,并且将自己的发现立刻放大。这类用户会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就像美食家一样,需要给出显得很专业的意见,有时甚至会越殂代疱,用厨师的专业词汇来武装自己,也有的真的当起了厨师,成了美食家出身的厨师。

在体验和评测的交流如此发达的今天,第一类的用户会被寄到了一边,因为信息的传播是数字式的,而产品的实际体验是模拟式的需要付出时间的。不只是评测,即使是设计者,不可避免会被“美食家”拽入看似专业的漩涡之中,直到受到真正经过改进和创新的产品出现,就像是 AirPods 这样的体验改进不会来自于“美食家”。

原本美食家与制作是分离的,但因为美食家需要专业性的支撑来增加他的说服力,与其拿自己的意见去经历实际的检验和修正,不如涉入制作者的领地,借助制作的逻辑来提高自己意见的可信度,然儿这种方法未必有效,因为一方面否认自己领域内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这用借用因为自己的非专业而闹出逻辑无法成立的笑话。

有用的评价绝非是显得很专业的。

:: – ::

iPhone 经过了 10 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它背后设计研发的故事了,包括了他们工业设计部门的一些工作细节,通常我们认为作为目前最优秀的工业设计团队,肯定是非常专业,想象中应该是处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对一切了如指掌和得心应手,而通过像《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和《How Apple’s super-secret Industrial Design team really works》这样的文章,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情形并没有太多神秘之处。

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文章中发觉一些轶闻版的事迹,比如在《And Then Steve Said, ‘Let There Be an iPhone’》和《The History of the iPhone, On Its 10th Anniversary》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工程师对苹果工业设计师科学知识欠缺的抱怨,认为大多数设计师是艺术家,而他们最后与科学相关的课程是八年级时上的,主要是用来说明苹果设计师对天线和无线电波的不了解,因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全铝壳体的 iPhone,工程师需要像 Steve Jobs 和 Jony Ive 解释为什么行不通,而且这个解释并不是容易,因为设计师会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些缝隙让无线电波穿过(金属壳体)呢?”

我们看到最终的第一代 iPhone 背面底部有了塑料壳体,这应该不是他们设计团队第一次面对金属和无线电波的冲突问题,更不会有了这次经验之后,下一个不再“犯傻”了,否则我们看到的 iPhone 将会与同时代其他手机一般,在设计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规避,物理规律首当其冲成了依据也就成了一道屏障。如果没有 iPhone 的在无线电波和金属冲突上的各种尝试,也不会有我们目前这些智能手机形态设计。iPhone 从 iPhone 3G 到 iPhone 4 到目前的 iPhone 7,这种变革,当然是在工程和技术同步突破的基础上,看上去似乎在向它们最初的无知的要求靠近,实际上是一级级的进化,并且将这种进化普及到如 MacBook 等其他产品之上。

对于设计师来说,如果他借用了工程师的知识来彰显自己,或许可以称作有经验,但并非专业,反而可能陷入了 cynicism